探寻伟人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审计处党支部开展10月组织生活暨喜迎百年校庆主题党日活动
为庆祝中山大学百年华诞,铭记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中山大学的历史伟绩,赓续传承孙中山先生崇高理想和伟大精神,10月26日,审计处党支部在南校园开展“探寻伟人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喜迎百年校庆”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全体党员、发展对象等共计23人参加。
一、学习专题党课《孙中山与中山大学》
上午9点,审计处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聆听了历史学系系主任安东强教授讲授的专题党课《孙中山与中山大学》,深入了解孙中山先生与中山大学深厚的历史渊源。

安东强教授以宏伟的历史视角,从孙中山的评价、革命精神与历史功绩、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书写伟大历史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研究的学术史脉络,强调孙中山与近代革命研究是中山大学历史学研究的学术传统,孙中山“天下为公”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已成为中山大学红色基因的一部分。讲课结束后,大家与安东强教授进行了热烈交流,全体人员深受教育,通过党课学习经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进一步增强了中大人的荣誉感与使命感。
二、探寻孙中山在中山大学的足迹
为探寻孙中山先生在中山大学的足迹,审计处党支部6个党小组分别打卡了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铜像、怀士堂、校训、马丁堂、黑石屋等6个标志性历史建筑物。
这些打卡点都与孙中山先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其中,孙中山纪念馆位于永芳堂,现有“孙中山与中山大学” “孙中山生平展”两层展厅,通过大量珍贵的实物、图片展陈,结合雕塑、音像及多媒体互动等形式,全面展示了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中山大学的历史伟绩、以及为振兴中华鞠躬尽瘁的光辉一生;孙中山铜像位于校园中轴线上,是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其日本友人梅屋庄吉于1931年所赠,按照先生的身高复制,已成为中山大学举办校庆活动、师生校友缅怀孙中山先生的重要场所;怀士堂落成于1917年,1923年12月21日,孙中山在此作长篇演讲,勉励学生“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做事的文化”自此成为中大重要的精神传统;怀士堂背后的草坪上耸立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十字校训牌匾,训词原文由孙中山先生于创校时亲笔题写,激励着一代代中大人砥砺前行;马丁堂是康乐园内第一栋永久性建筑,1912年5月7日孙中山先生在此发表题为《非学问无以建设》的演讲,并于堂前与师生合影;黑石屋于1914年落成,曾为时任校长钟荣光寓所,1922年6月18日陈炯明叛变期间,宋庆龄曾在此避难,停留一晚后转往香港,1923年孙中山在怀士堂发表关于学生立志的著名演讲后,到黑石屋与师生座谈。通过研读史料、现场教学,大家仿佛与孙中山先生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充分领略到一代伟人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在这些打卡点前,各党小组还通过拍摄短视频的方式,为学校百年华诞送上诚挚祝福。

随后,支部在黑石屋前进行集中学习交流。每个党小组分别选派1位代表,讲述打卡建筑与孙中山的故事,并结合学习《孙中山箴言》和专题党课分享体会。大家一致认为,通过追寻伟人足迹,进一步深入了解学校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深刻地感受到中山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爱国奋斗精神的大学,纷纷表示要传承孙中山先生的伟大精神,心怀“国之大者”,聚焦主责主业,以高质量审计推动学校新百年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最后,支部书记顾凌云作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百年校庆主题党日活动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新颖,支部全体成员经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进一步淬炼了党性,强化了使命担当,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她要求全体人员要增强作为中大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秉承伟人志业,踔厉奋发,以高质量审计监督为百年中大保驾护航。

